跳动百科

酒驾取保候审后还会判刑

向军萍   来源:网易

酒驾取保候审后是否会判刑

酒驾是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不仅威胁驾驶者自身安全,还可能危及他人生命财产。根据我国《刑法》相关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构成危险驾驶罪,将依法受到刑事处罚。那么,如果因酒驾被取保候审,是否意味着不会被判刑呢?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取保候审”是一种强制措施,并不代表案件的最终结果。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对符合一定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暂时不予以羁押,但需遵守相关规定的制度。它并不等同于无罪或免予处罚。

对于酒驾案件,即使犯罪嫌疑人被批准取保候审,也并不代表其可以逃避法律制裁。司法机关会继续调查取证,核实犯罪事实。一旦查实行为构成危险驾驶罪,法院将依法作出判决。通常情况下,危险驾驶罪的刑罚包括拘役(一般为一个月至六个月)和罚金。此外,根据法律规定,醉驾者还将面临吊销驾驶证且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的行政处罚。

因此,取保候审后仍需做好接受审判的心理准备。在此期间,当事人应积极配合司法机关的工作,如实供述自己的行为,主动悔过,争取从轻处理的机会。同时,也要深刻认识到酒驾的危害性,避免再次触犯法律。

总之,酒驾取保候审后是否判刑取决于案件的具体情况以及行为人的认罪态度。无论结果如何,都应当从中吸取教训,增强法治意识,做一名守法公民。